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詹宏杰 《海南医学》2004,15(2):104-104
我院自1988年至2002年共施行贲门癌手术229例,术后发生Wemicke脑病3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病例1男性,67岁。因贲门癌切除术,术后4年吻合口部位肿瘤复发,行二次手术,手术方式为局部肿瘤切除,残胃食管吻合,术后病人一直处于无食欲状态,最终至厌食、拒食,术后1月余出现淡漠,精神抑郁,极度消瘦,心悸,时有神志有清,对人、地、时间概念混乱,查体:恶液质,神志恍惚,眼球向各方向运动障碍,心率150次/分,律齐,腹平软,肝脾未及,左侧肢体肌力3级,肌张力正常。头颅CT示腔隙性脑梗塞,血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以有明确高血压病史的 175例心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重点探讨高血压后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平均潜隐期 ,并进行一系列的分组研究 ,结果发现 :高血压后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平均潜隐期为 14 2 9± 9.78年 ,心血管病的平均潜隐期 12 78± 9.73年 ,而发生脑血管的平均潜隐期为 15 34± 9.39年 ,二者无明显差异 (P >0 .0 5) ;高血压后发生心或脑血管病的潜隐期均随着高血压始发年龄的增加而相应缩短 ,经线性回归分析 ,潜隐期与高血压始发生年龄呈线性负相关 ,r分别为 - 0 .59和 - 0 60 ,P均 <0 0 1;高血压后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平均潜隐期 ( 7 12± 10 .30年 )明显小于除心肌梗塞外的其他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平均潜隐期 (P <0 .0 5) ;以高血压始发年龄 50岁为界分为二组 ,其中 50岁后发生高血压的其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平均潜隐期明显小于 50岁前一组(P均 <0 .0 5或 <0 .0 1)。提示高血压患者是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 ,尤其是 50岁后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 ,预防心脑血管病的积极措施除了有效控制高血压外 ,必须综合其他防治措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由于存在对自身血压监测不力的高血压病人 ,因此在防治心脑血管病中 ,开展高血压普查和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3.
超早期微创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微创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超早期微创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3例中死亡7例,存活56例。术后6~23月随访,根据ADL分级法,Ⅰ级10例,Ⅱ级15例,Ⅲ级19例,Ⅳ级9例,Ⅴ级3例。结论手术效果令人满意。且本术式具有以下特点:①手术创伤小;②止血彻底;③手术入路解剖结构简单,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为了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方法采用机械吻合大网膜包盖的方法,先用大网膜包盖吻合口,再用胃“∧”型包裹食管,结果施行了食管癌、贲门癌手术582例,发生吻合口瘘3例。结论采用机械吻合大网膜包盖再用胃“∧”型包裹食管的方法可有效地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醋柳黄酮 (TFH )、槲皮素(Que)、异鼠李素 (Isor)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及Wistar Kyoto大鼠 (WKY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胞内游离钙浓度 ([Ca2 + ]i)的影响。方法 :采用钙荧光探针Fluo 3/AM检测TFH及其主要单体Que和Isor,对培养的SHR及WKY的VSMC[Ca2 + ]i 水平在高钾 (K+ )、去甲肾上腺素 (NE)、血管紧张肽Ⅱ (AngⅡ )刺激下的改变 ,并与传统的钙拮抗剂维拉帕米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TFH10 0mg·L- 1,Que 0 .1mol·L- 1,Isor 0 .1mol·L- 1对静息状态SHR的VSMC [Ca2 + ]i 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P <0 .0 1) ;而对WKY的VSMC [Ca2 + ]i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2 )高K+ 使SHR[Ca2 + ]i 增加明显强于WKY(P <0 .0 1) ,TFH ,Que ,Isor明显抑制高K+ 去极化引起的SHR和WKY [Ca2 + ]i 升高 ,与维拉帕米作用相似 ,其对SHR [Ca2 + ]i升高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对WKY(P <0 .0 1)。 (3)NE ,AngⅡ使SHR[Ca2 + ]i增加明显大于WKY (P <0 .0 1) ,TFH ,Que ,Isor对NE ,AngⅡ通过受体介导引起的SHR和WKY的VSMC[Ca2 + ]i 升高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4 )无细胞外钙存在下 ,TFH ,Que ,Isor对NE引起的SHR和WKY的VSMC[Ca2 + ]i 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效应 ,其对SHR[Ca2 + ]i 升高的抑制效应明显强于对WKY(P <0 .0 1)?  相似文献   
106.
术中自体血回收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勇  何虹  张亮 《上海预防医学》2005,17(8):407-407
骨科躯干部位,特别是脊柱,骨盆和髋部的手术出血量比较大,又无法使用止血带,术中丢失大量血液,需要输血以保证手术的成功。为了缓解血源紧张及减少输异体血的风险,我院自2002年9月起开始使用国产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为28例骨科手术病人实施术中自体血回收回输,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7.
曲立哲  赵宏程 《河北医学》2005,11(7):577-579
目的:探讨关腹前曲马多对上腹部术后患者早期恢复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42例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ASAⅠ~Ⅱ)随机均分为两组:T组(曲马多组)和C组(对照组)。T组于关腹前静脉给予曲马多(2mg/kg),C组给等量生理盐水。手术结束后患者在恢复室滞留90min,观察患者恢复质量(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最大VAS评分、需要追加镇痛药患者例数)及并发症(恶心、呕吐、嗜睡、高血压、心动过速、呼吸抑制)。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呼名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T组的最大VAS评分远低于C组(P<0.05),观察期间需要追加阿片类镇痛药者例数也明显少于C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高血压、心动过速、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关腹前曲马多(2mg/kg)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而不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8.
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由于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方面的管理和宣传空白,形成了社区健康教育盲区,进而使这部分人群的卫生防病意识淡薄和保健观念滞后,并造成相应后果。如何填补管理宣传空白和采取相应干预对策,应引起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血清标志物联合应用是否增加原发性肺癌早期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巢式PCR检测的病例,统计近年首诊原发性肺癌患者资料,确保年龄、性别、吸烟相同的情况下随机选择健康体检及肺良性疾病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结果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P0.01)。在正常参考范围时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A12-5对肺癌患者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60.5%、27.4%、38.4%、和44.2%;特异度分别为90.6%、91.9%、98.6%、和86.8%。肿瘤标志物联结应用时,其灵敏度提高到71.6%。根据ROC曲线得出最佳诊断阈值,肿瘤标志联合应用灵敏度提高到84.2%。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小细胞癌阳性率最高的标志物分别为CYFRA21-1、CA12-5、NSE。结论 ROC曲线分析得出最佳诊断阈值可以提高原发性肺癌早期诊断的灵敏度,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可以用于肺癌的鉴别诊断及病理分型。  相似文献   
110.
晚期声带麻痹喉肌功能损伤是咽喉外科亟待解决的难题.环状RNA(circRNA)是通过非经典剪接方式形成的一种内源性环形非编码RNA,它可能通过miRNA海绵、可变剪接调节因子等方式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潜在的疾病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或干预治疗的新靶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circRNA与神经、肌肉功能及相关疾病的关系也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围绕circRNA的分子特征、形成机制、作用模式及其与神经、肌肉功能、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晚期声带麻痹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